非遗技艺“遇上”现代制造 善作善成“撬动”技术创新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深化校企合作赋能人才培养
本报记者刘佳
刚刚开学,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钟手表产教融合实训室里又忙碌起来,海鸥集团中国机械表机芯制表大师杨作斌带领学院师生团队对“整点报时机械腕表(机芯)”的研制工作一直没有间断。这个校企合作的开发项目实现了从设计、研发到加工、检测、装配的全自主流程,目前机芯已经整体成型,进入细部优化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来天津视察时指出,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还强调,要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
此次研发项目有着对天津老字号品牌钟表技艺的历史传承,也有着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现代制造的创新研究,团队成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干劲儿更足了。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刘仲海介绍,一直以来,学院结合“钟表”市域产业优势,在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优势的背景下,积极挖掘、传承和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赓续天津传统技艺传承、赋能中国表业腾飞发展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集团化办学赋能人才培养,精准对接行业发展需要
2018年10月,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就联合海鸥表业集团牵头成立全国轻工行业钟表与精密制造职业教育集团,集团会聚国内外钟表知名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以及知名钟表大师和能工巧匠,共同实施被教育部誉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鸥学徒制”。
围绕“培养复合型高端制表匠”的定位,校企共同制定教学标准、师傅聘用标准、出师标准等,共建钟表大师工作室,并融入德国、瑞士钟表人才培养标准、师资和课程,形成“中国特色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标准。同时,学院聘请海鸥集团中国机械表机芯制表大师杨作斌、李家琦、周文霞和赵国望,德国格拉苏蒂制表师等为客座教授,并成立大师工作室,一对一指导学生生产实践,校企协同打造高端制表匠摇篮。
“在企业大师和学院老师的引导下,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特色学徒制的突出优势,让所学专业知识与项目实践融会贯通,加之传承钟表大师工匠的技艺点拨,让我们更深刻体会到创新、传承的意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联合培养)专业20-1班学生王啸然表示。
多年来,经过集团化“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的学生,在全国钟表维修工技能大赛等各类比赛中成绩优异。由多名现代学院毕业生组成的海鸥复杂机芯ST18装配线,成品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93%,生产效率也同时提升了10%,此项目为海鸥集团每年净增收百万元。
非遗项目铸魂育人,赓续历史铸就匠心匠德匠技
聚焦我国钟表民族品牌走向国际遭遇制表匠匮乏的问题,现代学院与天津市清代古钟表非遗传承人李秋生大师合作打造天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清代宫廷钟表修复与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基地汇集李秋生大师展品近40件,李秋生大师及其他受聘于学院的客座教授故宫博物院王津、亓昊楠,以及颐和园古钟表与文物修复大师王光苏,定期来基地传授技艺。
在基地,学生可以掌握最全的钟表核心部件擒纵结构、最先进的制表工艺、最高超的装调技艺。故宫博物院中古钟表修复过程中有些不能修复的部件或是不能解决的关键部件,都是由李秋生大师带领现代学院师生团队共同破解完成的。腾讯集团慕名找到现代学院和李秋生大师团队,定制了500块限量版的“服务腾讯20年纪念”表。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教研室主任赵跃武表示,文化的积淀、技艺的传承是学院潜心培养高端制表匠的初心和使命,学院以中国特色学徒制为先导,融入和传承非遗技艺和文化,坚持产教融合发展方向不动摇,为钟表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牵头市域产教联合体,数字赋能协同育人平台
2023年11月,现代学院联合天开产教园共建“天开津南园精密仪器产教联合体”,搭建了一体化智能化应用平台。共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虚拟实验室、虚拟教研室,全面提升数字化教学水平,共同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和现场工程师培养,将联合体内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经典案例等打造为紧跟产业发展的教学资源。
刘仲海表示,数字化教学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路径,校企共同建设一批专业教学资源库和课程标准、考核标准、实训标准,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让中国传统制造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拥有了新动能。